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战略与政策
编号:10622983
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与研究方法--香山科学会议第219次学术讨论会纪要(续)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6日 香山会议网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刘洋教授做了“中医现代研究、发展中的逻辑悖论及对策”发言,认为:1. 应认真研究、正确评价、切实尊重中医学的自身发展规律,用中医学的方法研究和发展中医学;2. 如果人依靠感官就可以效率很高地满足对事物的分辨,就不需要使用仪器。中医通过视觉望舌,已经可以为其辨证提供必要和必需的证据,四诊客观化研究脱离了中医临床实际;3.中药与方剂(复方)是针对中医“证”提出的,而实验室对“证”模拟相当困难,限制了现代分析方法对中药和方剂理论的说明;4.应改变应用西医方法和原理诠释中医的“中西医结合”做法。目前可以做并只能做的是中西两种治疗方法适应证和应用时机的选择;5.中医已经过了飞速发展期,正在成熟期内,这就是目前中医学发展缓慢的本质;6.继承与创新问题:中医是哲学与医学的融合体,具体科学的方法论要低于哲学,不可能用低层次方法论的知识创新高层次方法论的知识,把中医看病治病的优势不打折扣地承传下去是头等大事。7.中医现代研究的低水平重复严重,因为其采用的理论和方法的水平不够。

    中国中医研究院姚乃礼主任医师认为:1. 中医基础理论不是分空间构建的,随着社会进步、环境变化、科学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必须不断的完善和发展;2.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必须符合中医自身发展规律。有两种研究方法:传统思维或多学科交叉研究,但现在问题是对第一种方法比较欠缺,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家在开展第二种研究时,又忽略了中医学自身发展的规律。研究过程中过分强调脏腑的现代功能研究,药物的活性成分研究,这可能会造成中医理论的隔离、割裂、孤立和静止,并且不能完全解释中医特色。3.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应确立主题思想,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北京泰一和中医研究所王文奎主任医师提出中医学时间性非常强,一病能看“三天”,“昨天”是疾病发生的条件与背景,“今天”是当时的病情和症状,“明天”是疾病的发展与预后。中医不仅要治病,更要改变发生疾病的条件与环境,否则无法从根本上治愈。而且在临床上中医不仅能治缓,更能治急。

    加拿大留学生胡碧玲指出:西医的产生、演变有其特定的西方背景,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且现代西医在许多方面都碰了壁,说明本身做得不够,有些东西没办法研究下去,许多西方人已认识到西医疗法的不完善,并开始寻找一些其他办法,包括中医在内。如果什么都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的好坏,按西医的模式来要求中医是不合适的。

    中国中医研究院刘保延主任医师认为:1. 西医基础是形态学的,而中医是功能性的,这就决定了会走两条不同的道路。从整个科技界的发展来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5069 字符